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政治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试卷说明
1 本试卷试题纸共7页,计二道大题,32道小题;
2 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 选择题答案图在机读卡上,其余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命题人:郑坛 审题人:吕远

2014-2015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2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说明哲学的任务是
    A.满足哲学家的好奇 B.形成可靠的世界观
    C.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D.追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恩格斯指出: “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C.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3.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总体上看,黑格尔哲学体系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4.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其依
    据在于,劳动和社会交往
    ①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②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③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④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 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6. 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孟德尔“豌豆实验”、拉瓦锡“汞加热实验”、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实验”都对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实验
    ①是推动科学家不断创造真理的动力
    ②能够检验科学家的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③产生了科学家能够预见和控制的结果
    ④创造了暴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条件与环境
    A.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 判断某种联系可否称为规律,关键是看这种联系是否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①水往低处流
    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③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④月亮绕地球转
    ⑤红灯停,绿灯行
    ⑥能量在转移或转化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⑥ D. ①②③④⑤
    8.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9.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变”。由此可见
    ①知识可以提高人的素养 ②看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③看书学习可以改造主观世界 ④能力的提高仅仅来自于书本知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A.规律可以被直觉观察到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利用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1. 英国哲人培根说:“只有愚者才等待机遇,而智者则造就机遇。”“愚者”和“智者”对待机遇的区别在于,是否
    A.尊重规律的客观性 B.从实际情况出发
    C.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D.承认物质是意识的来源
    12. 为恢复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北京市有关单位精心设计修缮方案,绘制大量施工图纸,然后根据图纸进行施工。这说明
    1. 物质是意识变化的根源 B. 意识有直接现实性

C. 物质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D.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13.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这段话告诉我们

A.上帝观念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B.上帝观念是各不相同、千差万别的

C.宗教观念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

D.不同的认识主体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14.下列关于“实践”的认识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是

A.人类实践与动物适应自然的活动没有本质区别

B.实践是人类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利己主义活动

C.实践是以人类的精神和观念为自然立法的过程

D.实践把人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15.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口。”之所以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因为实践

A.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B.是精神改造世界的过程

C.具有客观物质性      D.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6. 在平面内,若直线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平行直线b;在空间,若直线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B.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C.人们的认识能力不同,认识水平就不同 D.真理有时不是客观的

17.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 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试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向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的基础

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19. “大众点评网”为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建立了沟通的平台。搭建这个“沟通平台”表明,人可以发挥能动性

A.建立新的联系 B.建立主观联系

C.创造新的规律 D.改造已有规律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B.实践有沟通主观和客观的特性

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21. 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

①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 ②是必然的,不可改变

③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 ④是变化的,因势而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C.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D.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23.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 法国总统警告说:“如果希腊破产,将会产生多米诺效应,整个欧元区将面临崩盘的危险”。这说明

A.部分依赖整体 B.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

C.部分影响整体 D.整体的功能影响部分的功能

25.在动物世界中,“小个子”并不等于“弱者”。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马吃掉。有人将经济领域中分工协作模式形象地比喻成“小狗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大幅度削减管理成本和内部消耗。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用整体的发展带动局部的发展

B.从部分出发,完善各部分的功能

C.要统筹考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

26.此副漫画启示我们,人的自我认识

①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②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具有相对性和可变性

④缺乏客观性和稳定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7. 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28.恩格斯说:“谁想在这里猎取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猎取真正的、根本不变的真理,那么他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这说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要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发展真理

④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要敢于坚持真理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二 问答题(共计44分)

29.中国传统名言警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完成下面的表格(8分)

传统名言警句哲学依据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示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走不以手,缚手,走不能疾;
飞不以尾,屈尾,飞不能远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0.阿房宫一直被视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曾生动地描绘了它的恢弘壮观,一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也记载了项羽大烧阿房宫事件。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阿房宫考古队于2002年10月开始对阿房宫遗址开展了多学科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当年阿房宫工程只完成了前殿建筑基础和部分宫墙建设,由于宫殿建筑基础以上部分并未营建,也就不存在被大火烧毁的事实。

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到哪些认识论的启示?(8分)

31.近二十年,我国GDP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高达9%。但是,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资源使用浪费很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欠帐太多。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GDP作为测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此,近几年我国政府主动下调了GDP预期增长率。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普遍性原理,说明为什么不能仅仅以GDP作为测量发展的唯一指标。(6分)

(2)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我国为什么主动下调GDP预期增长率。(6分)

(3)材料体现了哪些与“实践”有关的哲学知识?(6分)

32.有人认为“到此一游 ”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道。 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

(1)运用整体和部分有关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 (6分)

(2)谷物相当于小麦而言是整体,相当于粮食而言是部分。从经济生活中例举一个能够说明“既是整体又是部分”的事例。(4分)


12345678910111213
CCBDBDCBADCDC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DAADAABDCCCC
262728
CBB

29、

①办事情要尊重规律(2分)

②部分影响整体功能(2分)

③事物是运动变化的(2分)

④认识受客观条件制约(2分)

30、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随着考古实践的发展而深化(1分),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深化了我们对阿房宫的历史状况和项羽火烧阿房宫史料的认识(1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1分)。历史记载是基于当时条件对历史的一种认识,其正确与否要经受考古实践的检验,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了有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对阿房宫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1分)

③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1分),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1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过程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对阿房宫的认识还需要继续深化。(1分)

31、(1)社会是普遍联系着的统一整体(1分)。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分)反对孤立的观点。(1分)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相互影响和制约(1分)。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反映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1分),以此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是片面的(1分)

(2)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在确定我国经济发展指标时,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3分)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低,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欠帐太多,这是当前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客观现实。(1分)我国政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将GDP增长下调,既符合这一哲学原理,也有利于更好地解决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问题,加快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2分)

(3)实践有客观物质性(1分),我国经济建设受到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1分)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1分),目标的调整体现了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1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分),我们的对GDP的认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加深(1分)

32、(1)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1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2分)。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1分)。 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形象(1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应有的责任(1分)

(2)答案示例1:电子产品相对于电脑而言是整体(2分),相对于工业制成品而言是部分。(2分)

答案示例2:第二产业相对于钢铁业而言是整体,相对于国民经济体系是部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