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备考>数学>知识点

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及例题解析

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及例题解析

一、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1、频数的概念

频数也称次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如抛硬币试验:在10次掷硬币中,有4次正面朝上,我们就说这10次试验中正面朝上的频数是4。

2、频数与频率

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总数的比为频率。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而频率则是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二、频数与频率的相关例题

一组数据共50个,分为6组,第一组的频数为5,第二组的频数为7,第三组的频数为8,第四组的频数为10,第五组的频率是0.2。则第六组的频数是___

A.10 

B.0.2 

C.40 

D.8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第五组的频数是50×0.2=10,故第六组的频数是$50-$$5-$$7-$$8-$$10-$$10=$$10$。故选A。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