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备考>语文>文言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是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出自《论语•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解析

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就学习而言,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境界,则是乐。

因何而好,为何而好,因何而乐,为何而乐,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

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

《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