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备考>语文>文言文

于是什么句式的标志 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于”是被动句、状语后置句的标志。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于是什么句式的标志 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推荐阅读:夫晋何厌之有句式及原文节选

“于”的状语后置情况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1.判断句

⑴用“者……也”表判断

⑵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⑶用“者”表判断

⑷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⑸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⑹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⑺无标志判断句

2.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式

⑴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⑵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⑶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⑷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无标志的被动句

3.省略句

主语的省略

谓语的省略

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分句的省略

于是什么句式的标志 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推荐阅读: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什么意思

4.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动+以+宾。

2、动+于(乎,相当“于”)+宾。

3、形+于+宾。

4、介词宾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

3、以“是”“之”为标志。

定语后置

1、“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3、中心词+数量词。

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