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历史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江西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北京临川学校、江西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 2016.9.28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均为单选)

  1.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这里的源准确地说应该指( )
    A.先秦 B.夏商周 C.西周 D.东周
  2. 资*源%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基本特点不包括( )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血缘关系政治化
    C.高层权利不甚集中 D.地方行政日益完善
  3.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虑,我国的封建社会起自( )
    A.西周 B.东周 C.春秋 D.战国
  4. 下列省份简称与分封制有关的是( )

①黑龙江(黑)②陕西(秦)③山西(晋)④山东(齐)

  1. 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 关于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贵族范围内进行 ②强调权利与义务 ③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④形成了众星捧月政治格局 ⑤以井田制为基础 ⑥其兴衰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1.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1. 成语典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成语典故与东周有关的是( )

资*源%库 ①楚王问鼎 ②葵丘会盟 ③礼崩乐坏 ④金蝉脱壳

  1. 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 对宗法制的说明不恰当的是( )
    A.与分封制相互渗透 B.小宗永远不敌大宗
    C.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D.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
  2. 秦朝完成统一的历史背景有( )

①生产力发展,分封制破坏 ②长期的兼并战争为统一创造了条件③人民厌战渴望统一④商鞅变法,富国强兵,为秦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1. 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最主要的进步性是( )
    A.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B.巩固了国家统一
    C.铲除了诸侯国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江西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左图可能是( )

    战国 B.秦朝

    C.西汉 D.北宋

  3. 自战国到秦汉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特别是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将大量的寒门优秀子弟纳入统治集团。科举制的主要影响是( )
  1. 抑制门阀势力 B.扩大统治基础

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加强中央集权

  1. 就地方行政机构而言,秦朝实行郡县制,唐朝推行道州县,

元朝在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由此可见( )

①地方行政机构日益完善②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③县级地位显著降低④地方势力继续扩充

  1. 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 皇权与相权的斗争由来已久。隋唐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丞相制度的重大变革,据此推断变革者的主要意图是)( )
  1. 分化事权提高行政效益 B.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资*源%库 C.降低相位体现独尊 D.互相制约共效皇帝

  1. 明代内阁与清代军机处( )
    A.都介入国家机要政务 B.都不参与国是决策
    C.是专制主义强化的产物 D.导致了政治腐败
  2.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①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产物②经历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③没有摆脱家天下的窠臼④保持着君权神授的特征

  1.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1. 读图题(本题共两小题16分)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西周、秦朝、元朝行政图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江西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江西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江西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图一 图二 图三

据图回答如下问题:

  1. 、图一、图二、图三 地方上分别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制度?(3分 )其背景分别是什么( 3分)
  2. 试对以上制度作出评价)(4分 )

2.下图分别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6分 )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江西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江西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⑴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如何?(2分 )

⑵应如何评价其历史地位)(4分 )

  1. 材料型问答题)(39分 )
  1. 秦朝初年就推行什么行政制度进行了激烈的廷辩。丞相李斯力主推行郡县制但博士淳于越强烈反对,最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比分封制的进步性
    (6分 )
  2. 秦朝因暴政速亡但汉高祖刘邦却认为,没有实行分封制是秦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因此汉初实行郡国并行,结果导致了“七国之乱 ” 由此谈谈你的看法)(6分 )
  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基于秦汉发展于隋唐成熟于宋元衰落于明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⑴该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6分 )

⑵从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央与地方的冲突以及组织基础的

变化 三方面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与影响。(12分)

4.史论结合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利与弊(9分)

北京临川学校高一历史月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
ADDBD
678910
ABCBC
1112131415
DABCB

二读图题

  1. ⑴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背景:扩大疆域,维护西周统治。借鉴东周教训,巩固国家统一。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⑵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后者比前者更具生命力。
  2. ⑴相互渗透,互为表里。

⑵巩固了商周王朝,促进了西周的繁荣。最终导致了诸侯割据天下大乱。

三材料型问答题

  1. 铲除了相对独立的诸侯国。流管制取代了世袭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 刘邦的认识有局限性。实际上西汉统治者吸收了秦朝灭亡的沉痛教训,汉初推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时代、立场的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人们的看法是不同的,研究历史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 ⑴皇权至高无上,不可动摇,不可替代。皇权与神权相结合。

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⑵宰相制度的演变:从秦汉(首长制)到隋唐的(委员制)再到明清(无相)。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明清时期到达顶峰。影响:导致专制、暴政、腐败。

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从郡县制到行省制。趋势:中央集权日益强化。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选官制度的演变:从秦汉(察举制)到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再到隋唐(科举制)。趋势:标准逐渐科学公平。影响: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管理水平的提高。

4.




巩固了国家统一从秦汉到明清统一是主流志着中国古代政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交流国家统一稳定,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出现了汉唐盛世、康乾盛世。
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延续至今
消极
影响
导致专制暴政与腐败秦始皇的专制暴政、隋炀帝的暴政与腐败

本套题为王永祥原创题,解释权归本人。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