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历史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平安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 )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有注重其“防伪”功能

3.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4.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资*源%库5.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6.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

A.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矩工时 C.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

7.读中国经济成分结构示意图。其中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部分代表的是( )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图1为抗日战争时期 图2 为新中国成立前夕

A.自然经济 B.外国资本 C.官僚资本 D.民族资本

8. 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9. 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

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②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③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 ④世界市场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0.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

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 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

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1.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进行了大扫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少了2/3,新闻记者至少有24个被杀,60人被捕人狱,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这反映出

A.报纸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B.袁世凯借查封报刊巩固了统治

C.当时传媒业出现万马齐喑局面 D.报纸宜传混淆了人们是非观念

12.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13.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

人均产量(1950年)中国美国印度
钢产量2.37kg538.3kg4kg
发电量2.76kwh2949kwh10.9kwh

A.实行三大改造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开展大跃进运动

14.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五倍多。这一现象

  1. 反映了土改进程的曲折性 B.促使中共加快农业合作化

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 D.说明农村城镇化效果显著

15. “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

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 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

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 ④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很吸引眼球。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 )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春天的故事》

C.《走进新时代》 D.《我是公社小社员》

17. 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资*源%库18.法国的中国问题专家皮埃尔·皮卡尔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将本国国情与具体实践巧妙结合、一种将过去与未来相结合、一种将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相结合的双赢模式。据此判断,“中国模式”的本质内涵是

A.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对国际竞争 D.加入WTO主动融人世界经济体系

19.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20.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对英国茶叶消费变化的原因,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英国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C.英属殖民地扩大了茶叶的种植范围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21.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重要修正。这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指( )

A.重商主义 B.种族主义 C.自由主义 D.殖民扩张理论

22.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如何在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二战后的繁荣,“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面对这一“最大题目”,西方各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采取自由主义政策 B.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D.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

23.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 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24.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2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26. 1973年,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这项规定

A.使苏联部分工业实现了市场化 B.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C.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失败 D.提高了苏联工业企业的公有化程度

27.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

28.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

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D.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29.1953年,法国舆论研究所在国内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提出“依你之见,西欧联盟将是美苏间冲突的抑制因素,还是激化因素?”答案的构成为:41%说“抑制”,21%说“激化”。这反映出,法国人( )

A.对西欧联合自强缺乏共识 B.希望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

C.急于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 D.看到西欧联合自强的价值

30.1995年11月,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萨默斯在一次会议上说:“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他所评价的事件最可能是( )

A.欧洲联盟宣告成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 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4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座位号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重庆“火柴盒则由女工和童工或在工厂或在家内糊制,每制盒百个付工价四十文。女工糊

制火柴盒,平均每人每天可得钱六十文,这对于一个中国普通工人的家庭,也算是一项不小的额外收入了”(《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0上卷);“广东一带的缫丝工厂大约有一百七、八十家,……这类工厂所使用的女工人数,每一厂至少二、三百人,多者达七、八百人;总人数达六、七万人之多……女工大部分是农民的女儿,或者是远走外乡工作的人的妻女。”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科》

材料1892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以下是该公司1896~1941年间大事记。

1896年从欧洲引起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采用欧洲现代科学技术酿造出中国第一批优质葡萄酒。
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酿酒公司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酒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2枚金质奖章,这也是中国商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
1917年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并留下诸多墨宝手迹。
1934年张裕酿酒公司进入中国银行的接管时期。
1941年张裕酿酒公司被日军强行接管。


材料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厦门建筑

资*源%库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厦门民居 青岛街景 厦大校舍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近代女工所从事的行业有何特点?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张裕公司在最初的二、三年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张裕公司在1934年和1941年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青岛近代建筑的主要特点。(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列宁选集》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2分)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2分)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6分)


平安一中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2*30)

123456789101112131415
BDABCDCCCBADBBC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ABBCBCBCCCBBDDB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1)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4分)

(2)农工商皆本;重农抑商。(4分)

(3)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雍正帝的观点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落后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4分)

32、(1)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2分)民族资本主义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妇女体能较弱。(4分)

(2)原因:实业家实业兴邦(实业救国)的理想:引进优良品种,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得到政府和社会名流的支持;积极参加国际博览会,创立国际品牌(4分)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大敌。(2分)

(3)特点:新旧并存,中西合璧。(2分)

33.答案(14分)

(1)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2分

根源:生产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2分

(2)新经济政策。(2分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2分)

(3)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6分

已有0人点赞